法藏比丘远离虚妄不实的妄语、挑拨离间的两舌、伤害人的恶口、低
法藏比丘远离虚妄不实的妄语、挑拨离间的两舌、伤害人的恶口、低级趣味的绮语等粗言,因这些话害己害人,对大家都没有好处;修学诚实善语,自利利人,他人和自己都得到善利。赏析与点评佛教业力缘起的理论告诉人们:人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,播种了一种思想,便会产生相应的行为;重复进行的行为,会养成习惯;习惯形成惯性之后,便造就出一个人的性格;性格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。换而言之,作意的行为感召果报。这就是佛
法藏比丘远离虚妄不实的妄语、挑拨离间的两舌、伤害人的恶口、低级趣味的绮语等粗言,因这些话害己害人,对大家都没有好处;修学诚实善语,自利利人,他人和自己都得到善利。
赏析与点评
佛教业力缘起的理论告诉人们:人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,播种了一种思想,便会产生相应的行为;重复进行的行为,会养成习惯;习惯形成惯性之后,便造就出一个人的性格;性格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。换而言之,作意的行为感召果报。这就是佛家所说的?“业力”。改变业力,可改变人们的命运。法藏比丘因而把修意业放在首位。清净身、口、意三业,修善积福,重在自利。
〔财施利他〕弃国捐王,绝去财色。自行六波罗蜜,教人令行。无央数劫,积功累德。随其生处,在意所欲,无量宝藏,自然发应。
〔法施化众〕教化安立无数众生,住于无上正真之道。或为长者、居士、豪姓、尊贵,或为刹利国君、转轮圣帝,或为六欲天主,乃至梵王。常以四事,供养恭敬一切诸佛。如是功德不可称说。法藏比丘转世为国王时,捐弃国王之位,示现离俗出家相,拒绝财富与女色的诱惑。法藏比丘行持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六波罗蜜,又能教导别人履行精进六度波罗蜜,经过无数劫的时间,广行众善,积累了无量无数的功德。不论法藏比丘生在何处,都能随心所欲地得到无量无数的宝藏。
无量劫以来,法藏比丘教化众生无量无数,使他们安住于无上至真的佛道。他有时为德高望重的长者居士、豪门贵族;有时为利国君或者一统天下的转轮圣王;有时为四天王以及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等欲界六天的天主;有时为色界初禅天的天主大梵天王。不管什么时候、不论什么身份,都常常用饮食、衣服、卧具和药品等物品,恭敬地供养诸佛,所积累的功德无量无边,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
赏析与点评
除灭一切诸心毒,思惟修习最上智。
延伸阅读:
- 高中教师资格证可以教中职吗[图]
- 学历再高能力再强,都别瞧不起老员工[图]
- 初级社工证有什么用[图]
- 幼师资格证书考试技巧[图]
- 3d设计师是做什么的[图]
- 品管部门的职责是什么[图]
- 小学教师资格证没毕业能考吗[图]
- “秋招”来临,应届生该如何制定职业规划?[图]
- 往届生可以考公务员吗[图]
- 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?[图]